三、科研成果 1.部分学术论文(CSSCI源刊或扩展版): 1)《美国海外“和平”形象运动探略(1953-1955)》,《安徽史学》2018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8年第9期论点摘编,独著; 2)《冷战时期美国海外图书输出的主旨探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7期摘录,独著; 3)《20世纪50年代美国劳工话语及形象的海外传播》,《史林》2017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4期论点摘要,独著; 4)《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际展览项目探析》,《世界历史》2014年第5期,独著; 5)《冷战前期美国海外社会形象塑造——以劳工、女性与黑人群体为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独著; 6)《文化冷战背景下美国图书的海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600cc全讯白菜自助注册学报(社科版)》2016年第2期,独著; 7)《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原子和平宣传》,《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5年第5期,独著; 8)《国家形象认知冲突的理论探源——以冷战后中国形象的西方解读为例》,《国际论坛》2011年第5期,独著; 9)《冷战后美国公共外交的转型和发展趋势》,《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第3期,独著; 10)《冷战后美国公共外交的软实力战略与发展态势》,《求索》2011年第12期,独著; 11)《“斯普特尼克冲击”事件与美国海外科技形象的塑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独著; 12)《冷战早期美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综述》,《历史教学问题》2020年第4期,独著; 13)《1946-1956年美国经济话语及形象传播论析》,《理论月刊》2020年第3期,独著; 14)《从心理战到公共外交:美国对外宣传战略及机制的嬗变(1945—1965)》,《历史教学问题》2018年第3期,独著; 15)《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敌人形象”的塑造》,《俄罗斯研究》2015年第3期,独著; 16)《美苏核军备竞赛重启与英国和平运动的复兴》,《600cc全讯白菜自助注册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独著; 2.部分理论报刊文章: 1)《不断凝聚新时代党和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共识》,《湖南日报》2020年10月26日理论版,独著; 2)《打赢扶贫攻坚收官战要继续念好“扶”字诀》,《长沙晚报》2019年8月23日理论版,独著; 3)《以城市外交理念推动长沙文化更大发展》,《长沙晚报》2018年11月15日理论版,独著; 3.著作: 《美国公共外交史论》,世界知识出版社,30万字,2018年版,独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