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3点,由政治学院举办的东方红讲堂第2讲在管理楼506拉开帷幕,政治学院彭平一教授为全校师生进行了题为“湖湘文化与近代湖南名人”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政治学院陈潭教授主持,政治学院及外院一百余人认真听取了讲座。
彭平一教授分别从湖湘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特征;湖湘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名人;湖湘文化对近代湖南人才成长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了湖湘文化与近代湖南名人的内容。
湖湘文化是形成于两宋时期并一直延续至今,以洞庭湖和湘江沿岸为中心并广泛存在于湖南省境内,表现为学术思想、文化精神和社会心理等多层次结构的一种区域历史文化。彭教授指出了湖湘文化的两个渊源:其一是唐宋以前湖南地区的本土文化,即起源于西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荆楚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文化渊源;其二是中原地区的正统儒学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学术思想渊源。两宋时期,湖南有“潇湘洙泗”和“荆楚邹鲁”之称,这说明了儒学思想在湖南的地位。两宋时期,中国文化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演进,对湖湘文化的兴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为:一是理学文化的形成;二是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三是书院教育的兴起;四是儒学的地域化趋势。湖湘文化形成于南宋时期,代表是南宋年间湖湘学派的形成;转型于明清之际;近代更发展于晚清民初。湖湘文化极其丰富,表现在思想学术方面(以理学为代表)和文化精神方面。彭教授认为,湖湘文化是一种逆境文化,其精神特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大本大原的原道追求;二是优国优民的忧患意识;三是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四是冲决网罗的抗争气魄。
其次,彭教授指出,湖南人才辈出,近代湖南名人的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活动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湖湘文化,出现了五代人才群体,即以陶澍、贺长龄、魏源为代表的道元年间的湘系经世派人才群体;以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为代表的咸同年间湘军人才群体;以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为代表的戊戌湖南维新派人才群体;以黄兴、宋教仁、蔡锷为代表的辛亥湖南革命派人才群体以及以杨昌济、毛泽东、蔡和森为代表的五四前后的新文化人才群体。
最后,彭教授总结了湖湘文化对近代湖南人才成长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湖湘文化精神内涵为近代湖南人才成才提供了精神动力;二是湖湘文化的书院载体为近代湖南人才成长提供了教育平台;三是湖湘文化的人文氛围为近代湖南成长提供了有利环境。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提问,彭教授给予了认真的解答。政治学院王翔博士进行了精辟的点评,陈潭教授也进行了有益补充,讲座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600cc全讯白菜自助注册政治学院研究生会朱施琴报道)
【嘉宾小传】
1953年生于湖南长沙,600cc全讯白菜自助注册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政治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代表性著述有《冲破思想的牢笼》、《近代启蒙思潮史话》。